Close

Image

乏力的年輕人:從代際數據看2024台灣選舉

一月,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活動如火如荼,而逢甲大學碩士一年級的W同學卻並不打算回家投票。

由於家中成員的政治立場不同,每一次的選舉都會給W同學的家裡帶來不休的爭吵。她的父親擁護國民黨,年長的外公支持民進黨。而她心中則支持民眾黨,雖然她不打算參與投票。

「我覺得這個(投票)對我來說還是蠻困擾的,像我們家吵架吵的不是因為哪個人的政見比較好,而是吵的這個人是哪個黨派的,」她說。「我們的選舉不該是這樣的,我覺得我們應該是投政見而不是投人。」

2016年,蔡英文以「小英」為暱稱,採用年輕化的選舉策略來吸引年輕選民。在那時,年輕人是選舉各方爭取的對象。

然而,時過境遷。年輕人的投票數近年來呈下降態勢。今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共有19,548,531人參與投票,其中20-39歲的年輕人投票數為6,078,438,佔總人數比為31.1%。相較於上一屆選舉,年輕人投票佔比下降了3.4%。

1月13日晚,選舉計票結果出爐。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以5,586,019票與40.1%的得票率,當選台灣地區第16任領導人。

W家中的政治分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台灣社會的世代更替和變化。年輕人作為社會的新興力量,在今年選舉中的表現,似乎有些乏力。

年輕人選票仍是爭奪重點

台灣中央選舉委員會統計數據顯示,2020 年選舉中台灣 20-39 歲年輕人投票率浮動在70%上下的區間。與2016年相比,年輕人投票率浮動在50%至60% 的區間,2020年年輕人投票率顯著增加。上升的投票率代表年輕人參與選舉的意願與積極度在上漲。

三黨候選人均在積極爭取年輕人的選票。我們把三黨候選人在 2024 競選中政見發表會和電視辯論演講的逐字稿中進行*詞頻統計,在剔除演講中的一般性詞語,包括各黨派、地方名稱、無特指的常用字(政治、政府等)及一般性動詞(解決、接受、促進等)後,可發現「年輕人」、「住宅」等多個與年輕人密切相關的詞語均出現在候選人們提及最多的前 35 詞中,且提及頻率較高。

我們從以上關鍵詞中提取出核心的15個主題,並細分為在三個黨派中不同的數量分佈。由下圖可看出,三黨均密切關注年輕人相關議題。在國民黨與民眾黨詞頻分析中,「年輕人」出現在前五位高頻詞中。除此之外,民眾黨提出更多與年輕人密切相關的議題,例如「教育」、「少子化」、「下一代」等。

Image

那麼年輕人支持誰?

民調顯示,2024年選舉各個黨派支持者年齡分佈有很大不同。民進黨支持者年齡分佈較為平均,老中青三代均有不低的支持率。侯康配的支持者則多集中於50-69歲。而新興政黨民眾黨的支持者年齡多集中在30-39歲,60歲以上的支持者佔比更是斷崖下跌至個位數。

從選舉造勢現場觀察來看,支持者年齡分佈情況符合民調數據。在民進黨1月9日位於高雄的活動現場,前來支持的民眾中既有年輕人,也不乏中老年人。而在1月7日高雄的造勢活動中,也可以觀察到國民黨活動現場支持者里中老年人數量明顯佔多數;民眾黨造勢活動的參與者則多為年輕人,現場還有售賣著燈牌、熒光棒等年輕人偏愛的創意應援物的攤位。

Image

與上一屆選舉相比,各黨派年輕人(20-39 歲)的支持率發生了一定變化。以20-29歲年輕人為例,2020年他們對國民黨候選人的支持率為 12.4%,2024年升至 20.7%。民進黨方面,上一屆選舉中民進黨 20-29 歲年輕人的支持率為 51.5%,而 2024 年該黨的支持率則降至35.7%。在本屆選舉中,新興政黨民眾黨得到了28.9%的20-29歲年輕人支持,支持率高於國民黨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相較於其他政黨,獲勝政黨民進黨的年輕人支持率不升反降。柯文哲帶領的民眾黨的興起,在一定程度上搶佔了部分年輕人的支持率。

在今年選舉中,許多年輕人對柯文哲寄予厚望。他在選舉中縱觀獲得369萬票(24.46%),為近年來第三黨在選舉中取得的最好成績。但是,年輕人的支持並沒有讓民眾黨贏得選舉。

儘管知道柯文哲和民眾黨勝算較小,許多台灣年輕人們仍然選擇支持該黨派,期望可以通過其發出屬於年輕人的聲音。1月13日,在新北市柯文哲競選的開票造勢現場,34歲的支持者何先生講道:「說真的,你再去訪問在場的人,可能有八成以上會跟你們講一句:輸贏不是我們的終點,我們在創造歷史。」大部分支持者如何先生一樣,擁有較為樂觀的心態。他們期待年輕化的力量可以改變台灣的政治生態,打破「兩黨相爭」的停滯局面,為台灣政治注入鮮活力量。

年輕力量的式微

除了選擇的變化,年輕人人口佔比減少,也是民進黨年輕人支持率下降的重要原因。

有關規定顯示,台灣年滿20歲的公民具有投票權,剛滿20歲的年輕人也被稱作「首投族」。本屆選舉「首投族」人數為102.8萬,較2016年蔡英文上台前的人數減少26萬左右。縱觀近幾屆選舉,20-39歲年輕選民人數不斷下降,中老年投票者數量不斷升高。

年輕人在投票者中佔比的減少,使得該群體的對選舉結果的影響降低。這一現象也是台灣當前人口結構變化的映射。

目前,台灣正面臨著嚴重的少子化與低生育率問題。台灣政府的數據預測,到2035年,台灣的出生於將急劇下降,成為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地區。

2016年1月,民進黨候選人的蔡英文以逾689萬票的成績贏得選舉,成為台灣首位女性領導人。在總投票人數中,20-39歲的年輕人佔比高達37.82%。

台灣地區人口年齡結構分佈顯示,2016年20-39歲年輕人佔據29.8%的總人口。當時的年輕人為支持民進黨的主要力量,也是蔡英文的主要得票來源。2024年,當年的年輕人已經轉變為30-49的中年人群,這群人在今年佔據了總人數的30.5%,為今年選舉提供了大量的票選來源。

然而,相較於2016年的20-39歲人群,2024年的年輕人群佔比明顯下降,由29.8%降為26%。作為曾經選舉投票的主要力量,年輕人群在今年的選舉投票中,數量上已經不佔優勢。

四年後,會怎樣?

此次選舉,民眾黨競選人柯文哲被其年輕支持者親暱地稱為「柯P」。雖然落選,但其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不小的討論。

在YouTube柯文哲落選有關視頻的評論區裡,有網民表示不甘:「輸還贏我一樣支持你,我們想法就是打破藍綠互貪的現狀,很多人也許很不想改變,但我還年輕,我可不想未來幾十年還看到藍綠一直貪,司法越來越腐敗,刑責越來越輕」。與此同時,也有評論將柯文哲落選歸咎於年輕人投票率較低:「這次年輕人投票率這麼低,影響了勝負的關鍵」、「今年輸在選民結構高齡大多數與年輕人投票率 」 。不過,亦有許多網民對未來表示積極的態度:「只要我們不放棄,阿北(柯文哲)就不會放棄」、「這只是個開始」、「柯文哲四年後贏回來」。

我們將評論區中的評論匯總,再去除掉無異議助詞、動詞後進行關鍵詞詞頻統計,可發現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詞中不乏「加油」、「支持」等正面詞語。網民對柯文哲及民眾黨多持積極態度,對其未來充滿信心。

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預測,未來台灣地區青年人口會持續減少,老齡化趨勢日益增強。縱使奉行年輕化選舉策略的柯文哲與民眾黨四年後再次參選,他們的支持者又會有多少?渴望發出自己聲音的年輕人,又有多大概率可以影響台灣地區的政治走向?

W同學在最後提到,她自身的想法並不能夠改變家裡人對選舉和候選人的態度。「我們(台灣)的老年人數量還是比較多,再加上少子化,整個投票的人數能夠影響到老一輩的決定嗎?其實真的很難。」她聽起來有些沮喪。